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萧山中学高建祥:关于7选3那些事
2017-04-10 14:36:00
中国教育在线湖南站

  作为全国性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浙江省于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将在今年迎来第一批毕业生。

  所谓“新高考”,就是不分文理科,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另外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7门学科中选考3门计入总分。成绩计算也不再以卷面分数为准,而是以等级计算:以学考合格为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等级是按照成绩在当次考试的排名确定。如成绩在当次考试排名的前1%,赋分100分;排名在前2%,赋分97分,以此类推。其中除语文、数学外的其他科目每年可考两次(4月和10月)。

  萧山中学作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三年来已经在“新高考”改革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近日,副校长高建祥在2017年湖南省高考改革研讨会中做了主题为“浙江高考改革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对浙江省的新高考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选择提前  高一学习是重中之重

  各高中建议将学生首次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高二年级10月份,学生报名截止至9月10日。但由于新华书店是按照订单数来印刷教材的,所以实际上,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的4-5月份就必须做好选择。另外,省教育厅明确规定,高中并开科目不超过8门,但学校一般会采用开讲座或开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高一阶段就了解全部11门学科,以方便其进行选择。

  根据浙教考〔2014〕129号文件规定,选考科目的试卷内容为在学考“必考题”70分基础上增加“加试题”30分。其中,必考题为高一教程中的知识,加试题则为高二年级的课程,这也就意味着,高一的学习不能再是“素质教育”为主,而成为了高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等级赋分  选课取胜是关键

  由于选择不同科目组合的学生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所以只能按照单科考试成绩的排名进行赋分。这样的规则会带来这样的问题:你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竞争对手的强弱。因而,考试科目的选择很重要,考试科目的时间也很重要。

  新高考的录取方法彻底打破了一本、二本以及专科的界线,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分别按照实考人数的20%、60%、90%确定。同时,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录取流程上,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高分成为录取的决定性因素。

  选科走班  有条不紊

  精耕细作,指导学生选择。学校利用班主任例会、家长会、学生表彰大会、广播宣讲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为学生讲解选课要求;通过三次调查,综合平衡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专业发展意愿,实现学生选课的成熟化。其中,首次意向调查安排在高一第二学期的4月,重在介绍新高考。二次选科调查安排在5月,重在了解学生专业类需求。学校在网站上将全国的优秀院校及本省院校进行链接展示,方便学生了解查询自己意向学校的专业要求。三次选科调查安排在6月份,着重推荐优化组合。按照选课组合结果指导学生进行微调,方便编班。

  精密操作,科学分类分层。在课时计划与设置上,实行一班一计划,一人一课表。班级课时计划表上,既考虑了新高考背景下总课时数,如必考科目课时数约220节,选考科目课时数约为160节。同时,也考虑了各学科教学的必要时间跨度和预期效果,确保新高考改革的社会认同。

  精致管理,实现有序走班。在班级编排上,分为几个大类。比如“物理+化学+X”、“政治+历史+X”、“化学+生物+X”以及“杂乱”等几种类型,同类课程的课室编排在同一个楼层,方便学生上下课。而能不走班的尽量固定上课,减轻学生负担。就萧山中学来说,18个行政班,只需安排20间教室。

  精心谋划,确保教学完整。一年排4次课表,每次安排每科的课时数在变化,总原则就是哪几门学科要考试了,会让别的刻录为其让路。比如高三10月选考前,语数尽量少排,给7选3科目让路。10月选考后再增加语数课时,尤其是数学。同时,走班的进行联排,哪怕只有一个学生走班,也会联动的排课。

  选科建议 事半功倍

  物理可以规避,但必须坚持学习。大部分名校的优秀专业都要求考生必须选修物理。同时,我们国家的未来,是要由理工科学生去支撑的,而理工科,是离不开物理的。

  “2+1”更有竞争力,2门理科+1门文科或者2门文科+1门理科的选择,在更容易拿高分的同时在报考专业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首届考试找批量高手不出场时考试。避开尖子生考试高峰期,在等级考试中学会“田忌赛马”。

  提前储备政治、历史、地理老师。文理不分科开始,选择文科和理科科目的学生人数逐渐持平,大部分学校文科类师资缺乏,应提前储备,未雨绸缪。(周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472160102 2021-01-28 14:28
SRC-1472160102 2021-01-28 14:25